身體的結石是由分泌物變質後組成的物質,如石頭般堅硬,故稱結石,若由膽汁成分變硬的稱為膽結石。結石大小不一,有的幾公分、有的如砂狀般微小結晶,稱膽砂。惟膽汁並非由膽分泌,而是由肝臟分泌後儲存在膽囊。進食之後,食物進入十二指腸,十二指腸和空腸會分泌助消化的荷爾蒙,使膽囊產生收縮,同時將膽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腸,將養分分解得更細微,並調節腸道酸鹼值,尤其對高油脂食物的消化。因此切除膽囊的患者對於飲食比較敏感,若多食油脂類食物,較易產生腹瀉,道理在此。但膽囊切除後,肝臟仍會分泌膽汁,在膽囊出口的括約肌以外,還有另一個括約肌在膽管與十二指腸交接口,經過數月,這個括約肌適應後,腹瀉的情形也有可能改善,那是因為人體的調適能力;即便如此,我個人還是不建議切除,人體的組織與器官都有其獨特及整體功能,不應被簡化處置,何況即便摘除膽囊,膽結石也有可能滾到膽道或膽管裡面,仍舊有發炎可能。

臨床上,早期的膽結石患者出現的右上腹悶痛容易被誤診為胃食道逆流,之後若出現持續劇痛,稱為疝痛發作;然後又戲劇性地緩解不痛,才開始懷疑其他病症,因此不易察覺,且也有蠻高比例的膽結石並無出現症狀。中高齡喜好「歐美型飲食生活」者為好發族群。

文章標籤

跟診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