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絞痛可不是一般的腹痛。如果是腸阻塞Ileus,那是一個嚴重、有風險的病。阻塞的定義是腸內含物部份或完全無法順利到達肛門。腸道不通則食物下不去,大便排不出;發病的位置若偏上則嘔吐明顯,位置若偏下則腹脹明顯。依照病位分為小腸阻塞與大腸阻塞。小腸堵塞病因通常為腹部(任何)手術後的腸沾黏引起,或疝氣或膽結石也有可能。大腸阻塞通常大腸癌居多、結腸憩室或腸套疊為次。 臨床上Ileus有四種典型症狀:腹脹,腹痛、嘔吐、無法排便。
Ileus腹痛為間歇性絞痛(intermittent cramping pain),輕症會造成生理機能紊亂,血壓降低、電解質不平衡。嚴重則可能引起腸穿孔、腸道壞死,還併發可怕的腹膜炎、敗血症,危及生命。
這個案例是我在跟診時,老師溫醫師跟學徒分享的。
某位男性患者在看病時跟溫醫師諮詢,說他太太腸阻塞住院了,準備開刀。住院前已痛八天了,痛到不能吃、不能睡、不能排便、排氣,還噁心嘔吐。曾掛二次急診。目前醫院的處置是打抗生素。止痛針打完吐得更厲害。連膽汁都吐出來。此患者在看完診後跟溫醫師說,等下就回醫院,跟太太商量可否跟醫院請假,在術前來給溫醫師治療。
手術前一天,患者太太真的請假來到診所治療了。扎針完回醫院後,隔天竟然不用手術,在醫院觀察一天就回家了。
因為這個過程太不可思議了,所以我特別摘錄患者太太改善的進程:
第一天 患者太太回憶扎針當天晚上還有噁心感, 但睡的好,早起沒有想吐、肚子也不痛了。早上8-9點可以排氣了,腹部堵塞地方比較消, 中午可以排便,下午2點也排便一次 。照超音波阻塞地方已消失,醫院告知不用開刀。
第二天 雖然沒有排便,但噁心想吐的感覺都沒有了
第三天 已經出院了,可吃稀飯,正常飲食,沒有吐、可排氣。睡眠已正常。
難纏的Ileus,患者只扎針一次,即免除開刀之苦。這神速的轉變,難怪醫院詫異萬分,還交代患者要回診觀察。
這歷史上的一針,老師共採用了耳針、腹針與背針三種針法。
耳針:神門穴、耳中穴、幽門穴、12指腸穴、空腸穴、腦三針。
腹針:中脘穴、上脘穴、氣海穴、關元穴、天樞穴。
背針:督脈火針 。
此乃神奇針,真神奇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