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在老師溫崇凱博士的診所跟診,我第一次見到自閉症患者。

患者是位金髮小男童,2歲多,來自美西舊金山。患者母親說小兒的脾氣很不好,不會表達只會哭和生氣,發展落後,不會講話也不會叫爸媽,不理人,連對同齡兒童也不理睬。又說美國對於自閉症的治療,認為飲食影響腸子的菌相分布,多從調整飲食入手,她都是自己準備餐食,不買外面的。來看診的時間適逢小孩用餐時間,小兒飢餓大哭,患者母親拿出自己做的餐盒,小兒用餐完後本要開始看病,未料仍繼續大哭,母親說這就是小孩沒吃飽,但不會表達,只會用哭的,果真又餵他一根香蕉之後,小男孩安靜下來了。

患者母親說小兒出生即黃疸住院。也曾五天不能大便。至今腸道仍有問題,很敏感,經常便秘與軟便交替。即便如此,在還沒打疫苗之前,各方面發展是正常的。打了疫苗之後,發展開始遲緩,出現鬥雞眼,失去眼神接觸,即便父母逗他,也把眼神避開,不喜運動,只會走來走去,身體不平衡,經常跌倒,慣用左側肢體,可爬樓梯但常失衡,無法下樓梯。即便需要雙手的活動,也不會使用右手握轉拉東西。對燈光與聲音極度敏感,聽到機器發出聲響會慌張失措,容易嚇哭。某些動作會重複做,例如重複翻看同一本書20幾次,被中斷就生氣。

老師仔細觀察後,用了針灸、埋線和中藥治療。一周後,我再過來跟診,母親說孩子已經會多發出一個音了,會講「歐」,她很高興。她還注意到孩子如果腸胃不好的時候,特別會出現鬥雞眼。

月底時,我又來跟診時發現她還沒回美國,計畫還要多停留一個月。她說看到孩子前所未有的進步,開心地跟其他患者還有我分享。小孩已經會講多個字彙了,例如papaya,out,baby等等,而且跟美國的父親視訊連線,還會叫Daddy......,任誰都可以想像到那位遠洋父親的喜悅。

我很關心這位我生平第一次遇見的自閉症患者的後續狀況。他在溫崇凱老師的強大針灸治療下,開始會和人互動,也會找人玩;聽其他病人轉述,患者媽媽若下樓去買香蕉,小男孩仍舊開心地跟櫃台護士玩躲貓貓,跟其他陌生人也會交流互動,逗他也會笑了。還會「模仿」電視的畫面動作,認知與互動增強許多、個性也活潑很多。

我很驕傲老師的治療可以逆轉一個家庭的命運,每每想到這樣,都覺得自己的工作與存在很有意義,更感受到中醫的精深;希望那位患者回美國時,可以讓西醫大開眼界,扭轉對中醫印象,讓更多人來認識與學習中醫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跟診醫師 的頭像
    跟診醫師

    溫氏現代針灸 溫崇凱中醫診所-耳針眼針頭皮針舌針權威-跟診日誌

    跟診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